“后物-转向”工作坊Ⅱ:为什么展览? POST MONO-HA&TRANSFORM: WHY EXHIBITION 

“后物-转向”工作坊Ⅱ: 为什么展览? 

POST MONO-HA&TRANSFORM: WHY EXHIBITION 

 

主讲:李泊岩

主持:闫彦

对话参与:陈伟才、曹钟伟、 高岩、胡燕子、胡佳艺、王俊、文豪、杨洪、张翔、张云峰

地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艺术教育研究所(ZB202)

时间:2018.10.22 (Mon.)  14:00

 

Presenter:Li Boyan

Host:Yan Yan

Participant:Chen Weicai,Cao Zhongwei,Gao Yan,Hu Yanzi,Hu Jianyi,Wang Jun, Wen Hao,Yang Hong,Zhang Xiang ,Zhang Yunfeng

Location: Sichuan Fine Art Institu, art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ZB202)

Time:2018.10.22 (Mon.)    2:00 PM

 


 

李泊岩:

“承受屋”这并非是一个常规的展览,而是把大部分的权利交给了展览和艺术家,削弱了策展人的作用。在作品选择这一环节上也同样让艺术家们相互决定相互选择,让原本处于主动位置的策展人变为被动,既不能决定作品,也不能决定作品的所处位置。这个展览最重要的是对策展机制、策展人、空间,三者之间关系的思考。

 

张云峰:

我认为在这个展览中策展人不但没有把自己的权利让出来,反而是更加强势的去主导的一次展览。艺术家依旧在按照策展人的规则,而观众也得遵循艺术家所定下的规则。策展人、艺术家、观众,呈现出一种多梯度的权力结构。而这些事情的核心问题就是规则,我们对于规则到底是应该遵循还是破坏。这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展览,从某些方面可以说是一个政治实验,权利让一些人可以发声,而一些人不可以。

 

汤博士:

在“承受屋”这个展览中最终探讨的是艺术共同体的问题,不管是策展人,还是艺术家,都是属于这个艺术共同体中。这个艺术的机制,不管是画廊,独立的艺术空间,策展人,他们都是艺术机制这整个链条当中的一部分。在以后的相关展览中,可以把一些普通的人和艺术家混在一起,再出个题目,观察这些人当他们还是会被迫进入这个艺术共同体时会有什么反应。

 

高岩:

高岩《风城》

这其实是一个失败的作品,它的制作过程并不是尽人意的,图片出现了色差,尺寸对不上等等的问题。所以我舍弃了原本的图片,只留下了灯箱,但当我在展厅看到这个作品时,我发现它是对的,它反而更加接近这个展览的主题,它是被选择,被承受的。

 

胡燕子:

胡燕子《作品》

这个作品是在展厅开始时便在门口拍摄每一个进入展厅人的肖像,再贴在墙上。因此每一个进展厅的人都会成为她的作品,观众来展厅也是在看他们自己,因此也使得作品的互动性很强。

问:为何是“承受”而不是“接受”“承载”等其他词?

 

汤博士:

可能是因为西南地区的艺术家在整个全国的艺术家这个板块里面算是比较弱势的,因此首先想到的是“忍受”,“承受”,而他们所有的反抗是一种微观的反抗,采取迂回的方式进行“对抗”。

 

李泊岩:

现在的学生在大学里基本学到的是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接受的相对少,而现代艺术讲的就是苦难的时光。而将展览做的最不像展览的是杜尚,他其实是最早的策展人,并且做的是超现实主义的展览。

 

问:什么是常规展览?

 

李泊岩:

60年代出现“白盒子空间”。以前的艺术家都是去借用空间展览,空间里面有桌子,沙发等,因此那时候出现一个词叫“沙龙”,它是指一个聚会,他们通过沙龙来把画给卖掉。从50年代左右美国就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画廊,刚开始也是有沙发,桌子装饰线等的,但后面越来越简洁,变成了全白的一个空间,形成60年代出现“白盒子空间”,这样是为了让观众进去之后只看作品而不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这样更利于卖画。 而现在所说的常规展览是在白盒子基础上,某种具有服务性质的,针对某种群体的,由策展人主导的,有特定主题的展览,叫做常规展览。

 

问:观念艺术到底有没有过时?

 

张云峰:

我们一直没有逃离出,1960年以来铺垫的所有艺术路线。什么是观念,观念是问题,问题是你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你对生活、艺术的看待,你对这些东西的质疑,最后构成了所谓的问题,最后形成了你的观念。并不存在过时与否,而是我们一直都没有逃离1960年以来的艺术革命带来的影响。

 

 | 现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