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乍暖还寒

春光乍暖还寒

高宇

在今天定义一个好展览(作品)非常容易,同时也非常困难。究其原因,一方面,就一双训练有素的眼睛而言,“一切对我都成为寓言”,没有难以捕获的意义,只有对其符号迹象丝毫无感的浅显目光;另一方面则在于,艺术家和策展人若非某个关键问题的首次提出者,也是那些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和停止思考的热心人,并不能将“好坏”的决定权都交与观众与阐释者。因此,在今天应当如何积极回应艺术家和策展人热心的探索与提问是一个十足关键的问题。

或许,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几方面的努力,首先,将目光向一种艺术的社会学视角敞开,将作品不断置回其产生的时代和政治语境,尝试将其转变历程看作某种更大、更隐蔽的建构力量的回应,而非开启了这一切变化的先验的神秘力量。其次,永远尝试比艺术家和作品向前多走一步,过度阐释才是有效的阐释。一个展览或一件作品所占据的观念领域所划定的是理解的起点,而非边界。

由李泊岩策划并实施于户尔空间(北京)的展览《灼手的余温》是一个非常富有启发性的思考对象。对我而言,展览中的作品内涵着复杂的、变动不居却又可以加以把控的观念的“动作”——每一件作品静置于地面、墙面的物理现实都无法阻止其观念在头脑中的往复冲击。在“余温”中,艺术家的方式、手段与其观念传递之间的空间,便是所谓“意义”的容身之所。

张佳星的作品勾勒出一幅拾荒者的狡诘背影。在这里,日常废品作为当下都市生活活动中,资本吞吐、消化和排泄过程中的某种剩余物,持续处于一种“可见的消失状态”——它就在那里,你看到它在街角或荒地毋庸置疑地躺在那里,却无人理会。如果说一件事物的吸引力永远相关于它成为商品的能力,废品自然因为极其有限的交换价值或商品价值(其使用价值往往尚存)而被人“视而不见”,或许拾荒者是唯一会尝试拯救这些价值的存在。在此,孙存明和张佳星提出了一个共同的假设,有趣的扭转也就在这里发生:如果它不是商品,那么它便可以是一切。然而问题在于,我们真的还具备不通过商品来思考和想象一切的能力吗?

古师承则以某种愿望的实现和满足形式反过来提出它所回答的问题。这意味着在古师承的作品中,强势的答案要求我们不得不对它所回答的问题进行重构。因此,面对艺术家的诉求,我们遭遇的不再是“什么才能使我们快乐”“可否有好心人给我钱买劳斯莱斯”,而是面对(难以企及的)答案和(显而易见的)问题的共同在场,一种无力解决问题的主体如何面对那个毋庸置疑地矗立在眼前的“意识形态崇高(淫荡)客体”——“我就是这个样子,你能拿我怎么办?”在此,资本社会与拜金主义背后的结构性困境转而变成一种冷漠和无助并存的情感困境。借用布鲁诺·拉图尔的观点,我们在古师承作品前所遭遇的实际问题退化成为既沉甸甸又轻飘飘的“情感冲击”,问题的实际解决变异成为被动的情感冲突/和解。

曾宏的绘画对象或许来自某种历史的残留,却意外地为我们开启了探究当下社会心理的另一个维度。这种心理和感受来自于其所目睹和经历的时代裂变的残存余音。曾宏所呈现的特定时代的重复、机械和禁锢特征,似乎毫无差别地对应着当下社会现实中的“疯狂理性”——一种千变万化的一致性,或是某种统一生产出来的假想差别,或是通过局部的合理性掩盖总体结构的颠倒和倒错。“灼手的余温”在此体现出这样一种荒谬性:即使改变了某种施动的因子,被动承受其效果的事物之境况未必有所改变。

耶苏的作品及其实践方式为我们思考意识与现实锚点之间的张力与焦虑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文本——一个头脑中的能量和意识所生产出来的形式何以必须通过具有一个真实、现实的核心,才最终达到平衡和完满。上色的石膏形体中包裹着的快餐食品,一种意识的能量包裹着某种现实的热量,这种关于心理能量的投射和包裹无疑提示我们一种看似荒谬的任意性关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意义生产泛滥的时代和世界,这种任意性早已随处成立,并成为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必然性。

在杨健的作品中,“仰望”和“挖掘”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行动逻辑实际上内在紧密相关。如果说面对苍穹的天文台望远镜星盘锚定的是人的视线向外的延伸空间,那么掩埋在地底的星盘便映照着主体内心这个内在的宇宙领域。一种姿态的转变往往内涵着观念的扭转,观念的扭转又折射出某种剧烈的变迁……在两个姿态转变的轨迹之间,太多有意味的细节值得我们留意。

总之,就观者和阐释者而言,观念的传达与接受之间(或社会存在与创作实践之间)的一致与重合并非唯一的理想状况,反倒是后者对前者某种主动的对垒、入侵、覆盖、延伸乃至否定更教人兴奋与期待。毕竟,一定程度的否认并非不意味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同,精神分析便强有力证明了这一点。在此,“灼手的余温”在我看来具有一种所谓的历史进程或社会变动看似逐渐冷却但远远尚未熄灭的意味,或许“余温”并非某种批判之姿态的转化,反而是更加警惕的意识下的强化。好比冬日未尽,春光乍暖还寒。

[关于作者]

高宇(b.1988)是一位菜鸟策展人。2014年毕业于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公共艺术与新艺术策略”专业并获艺术硕士学位(MFA),现于南开大学文学院攻读文艺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文化政治、都市批判理论与公共艺术。

主要策展经历:"Illuminate the Darkness"(德国魏玛,2014);"The International Tolerance Agreement"(德国魏玛,2014);"紧急状态:白塔寺再生计划的现代性实践"(天津美院,2017);"高空的水晶灯"(三三画廊,天津,2018)。

<<

  •